校徽 常宁市大堡乡到湖中学

  Daohu Middle School of Changning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求真·                                                         

·文明· 

·崇善·                                                         

·奋进· 

·尚美·                                                         

·诚信· 

·学活·                                                         

·自信·  

                                 

衡阳市中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2015/09/01 00:00:00  来源:衡阳教育信息网   作者:衡教通[2013]83号  浏览次数:283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衡阳市中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仪表更加文明,修养更加高尚。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落实我市提升教育内涵质量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国家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衡阳市中小学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等规范条例为依据,坚持“课内抓质量,课外抓养成”的工作思路,遵循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估理念,在严格规范的同时,尊重学生正常合理的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提高行为规范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积极促进我市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健康发展,使我市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训练,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安全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法纪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立志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祖国。

三、教育内容

养成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行、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学习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四个方面,各学段具体内容为:
   (一)小学阶段

初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养成尊重他人、举止文明、关心他人、善待自己、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勤俭节约、助人为乐、身心健康、遵规守纪、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直、诚实、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

1.道德与文明

行为举止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时自觉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接受或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接受帮助后,微笑向对方道谢。

(5)向人请教,态度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7)集合做到“快、静、齐”,公共场所不喧哗,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诚实守信

(8)言行一致,说话算话,不说谎话,不弄虚作假。答应的事情难完成或没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因,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9)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及时归还失主或交给老师。

尊重他人

(10)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欺负他人,也不允许他人欺负自己,不戏弄他人,不在同学背后说闲话。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11)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人格、民族风俗、宗教信仰。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努力帮助行动不方便的人。

(12)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

(13)登门拜访或邀人外出应提前预约。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日记。

(14)对待批评,认真倾听,有则改之。若有误会,诚恳解释、说明。

懂得感恩

(15)尊重父母、老师的意见和教导,不顶撞父母、老师。

(16)体会父母、长辈的辛苦,

2.学习与创新

遵守纪律

(17)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事有病不能到校学习、不能参加活动应办好请假手续。

(18)上课前根据学科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品。预备铃响后迅速进教室,安静入座,回忆、预习、复习内容。

(19)放学后按时回家。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倾听思考

(20)课前要预习新课内容,准备好学习用品,学会根据已学的知识或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不理解的内容,养成写预习笔记的习惯。

(21)上课坐姿端正,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要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认真参加教学讨论。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勇于提出问题,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2)倾听同学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23)培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承担合作任务,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学会帮助他人和接受他人的帮助。

完成作业

(24)主动独立完成作业,不要家长督促。

(25)作业整洁,书写工整,计算准确,爱惜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26)做完作业要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课外学习

(27)热爱科学,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等实践活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逐渐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28)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籍,每周诵记一篇(段)优秀诗文。

(29)坚持写日记或周记。

3.劳动与卫生

热爱劳动

(30)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勤动手。

(3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主动承担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打扫楼道、庭院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学会煮饭和烧家常菜。

(32)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

讲究卫生

(33)衣着整洁,勤洗勤换。及时整理床铺和衣着用品,培养打扫和保持居室整洁卫生的习惯

(34)勤剪指甲,勤洗头发,早晚刷牙,经常洗澡,饭前便后洗手。

(35)不偏食、不挑食,文明用餐,不剩饭剩菜,勤俭节约。

(36)注意用眼卫生,读写姿势端正,保持“一拳”、“一尺”、“一寸”距离。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动作正确、到位。 

(37)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废弃物,不把果皮纸屑扔出窗外、楼外,不在规定禁止区域燃放鞭炮,保持教室、校园等公共场所整洁。增强环保意识,做好垃圾分类处理。

4.生命与健康

珍爱生命

(38)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注意交通安全。

(39)走路、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学校楼梯口走廊里追逐、打闹,不拥挤推搡。

(40)不做有危险的游戏,不私自下河下趟 ,注意防溺水、防火、防触电、防盗、防中毒,遇到紧急情况能及时报告。掌握避险逃生方法,具有初步的自护和自救的知识和技能。

(41)知晓匪警110、急救120、火警119、交通事故122等公共急救电话的使用。

(42)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保护动物,不虐待动物,拒绝食用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地,不攀枝折花。

运动健康

(43)热爱体育,崇尚运动,上好每节体育课,体育课须按要求着装。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未经老师允许,不得离开上课场地,不得回教室。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上课不喧闹,不疯打。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内容。

(44)注意用眼卫生,读写姿势端正,保持“一拳”、“一尺”、“一寸”距离。

(45)认真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

(46)课间充分休息,自觉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做有益于健康的活动。

(47)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

心理健康

(48)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

(49)乐于与人交往,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有知心的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

(50)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问题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学会倾诉,善于沟通,与老师、同学、家人、他人交往出现误解时,能运用正确途径化解矛盾,避免矛盾升级。

(二)初中阶段

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纪律观念,不断增强规则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和担负的责任义务,养成遵纪守法、关心尊重他人、尊老爱幼、团结友善、扶弱帮困、热爱学习、热爱劳动、艰苦朴素、身心健康、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诚实守信、自尊自爱、不惧困难、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的音乐、美术鉴赏能力,初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的学习品质。
    1.道德与文明

行为举止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2)穿戴整洁、得体、朴素大方。头发干净整洁,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在校一律着校服。

(3)坐正立直,行走稳健,举止文雅端庄。会微笑、点头、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双手递送和接受物品等礼仪。

(4)举止文明。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和蔼。不打架骂人、不说脏话;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5)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车、船,依次排队,不争先恐后。上车主动购票,见到老、弱、病、残、孕妇和师长主动让座,并帮助照顾上下车。不坐超载和不规范车辆。 

(6)对待来客,热情大方,主动问候,微笑致意,起立迎送。

(7)公共场所主动礼让,不妨碍别人。参加校内各种集会要准时、有序、守纪。参加和观摩演出、比赛要热情、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8)爱护公共设施和公物,不随意触摸展品、乱涂乱画刻。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

(9)正确合理使用零花钱。合理规范使用手机,原则上学生不能带手机到学校,如特殊情况携带手机上学,务必确保在校时间手机处于关闭状态,离校时方能开机。

诚实守信

(10)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考试不作弊。

(11)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拾到东西要设法及时归还失主或交给老师。 

尊重他人

(12)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谦恭礼

让,尊老爱幼,努力帮助行动不方便的人。遇见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

(13)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14)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欺负他人,也不允许他人欺负自己,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15)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别人要道歉。

(16)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懂得感恩

(17)孝敬体贴并帮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关心照顾长辈和兄弟姐妹。

(18)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

(19)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0)外出和到家时,主动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

(21)对长辈有意见时,要有礼貌地提出,不耍脾气,不顶撞。

(22)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不和他人比吃穿、比使用现代信息设备。

2.学习与创新

遵守纪律

(23)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逃课,有病有事要请假。

(24)上课前根据学科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品。预备铃响迅速进教室,安静入座,回忆、预、复习内容

(25)上课专心听讲,自觉守纪。

(26)放学后按时回家。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学习思考

(27)自觉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完成。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和报刊,培养良好的思考和思维习惯。

(28)坚持课前预习,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利用已学知识或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不理解的预习内容,养成写预习笔记的习惯。
   (29)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问题并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做好听课笔记。

(30)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承担合作任务,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学会帮助他人和接受他人的帮助。

完成作业

(31)主动独立完成作业,不要家长督促。

(32)作业书写规范、整洁、工整。

(33)做完作业要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探究创新

(34)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和活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自信心,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35)认真上好实验课,注意安全,规范操作,在学科实验中形成搜集材料、设计方案、选择工具、制作模型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社团活动中,通过设计方案、调查研究、分析处理材料、事实记载、解决问题等过程,不断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课后学习

(37)坚持练字,熟练掌握写字技能,初步形成书法欣赏能力。

(38)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籍,记好读书笔记。坚持写日记。

(39)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社区服务,主动服务社会。

3.劳动与卫生

热爱劳动

(40)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勤动手。

(41)认真值日,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生活用品收放整齐。

(4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主动承担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打扫楼道、庭院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学会煮饭和烧家常菜。

讲究卫生

(4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衣着整洁,勤洗手脸,勤剪指甲,早晚刷牙,经常洗澡。

(44)及时整理床铺和衣着用品,培养打扫和保持居室整洁卫生的习惯。

(45)饭前便后洗手。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文明用餐,不剩饭菜,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 

(46)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废弃物,不把果皮纸屑扔出窗外、楼外,不在规定禁止区域燃放鞭炮,保持教室、校园等公共场所整洁。增强环保意识,做好垃圾分类处理。

4.生命与健康

珍爱生命

(47)学习并遵守交通法规,尊重交通警察和执勤人员,听从指挥和劝导。过马路走横道线,不乱穿马路、红灯,不翻越护栏杆,不在马路上、桥上和交通场所踢球、戏耍、打闹。

(48)走路、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学校楼梯口走廊里追逐、打闹,不拥挤推搡。

(49)善于发现安全隐患,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报告,熟悉匪警110、急救120、火警119、交通事故122等公共急救电话的使用。初步学会紧急事故抢救行为和应急安全行为。

(50)不做有危险的游戏,不私自下河下塘洗澡,注意防溺水、防火、防触电、防盗、防中毒。 

(51)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保护动物,不虐待动物,拒绝食用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地,不攀枝折花。

 

 

运动健康

(52)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内容。

(53)加强体育锻炼,参加一至两项体育项活动。上好体育课,体育课须按要求着装。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未经老师允许,不得离开上课场地,不得回教室。上课不喧闹,不疯打。

(54)认真做好两操,动作正确、到位。注意用眼卫生,读写姿势端正,保持“一拳”、“一尺”、“一寸”距离。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心理健康

(55)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问题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学会倾诉,善于沟通,与老师、同学、家人、他人交往出现误解时,能运用正确途径化解,避免矛盾升级。

(56)男女同学正常交往,自尊自爱。

(57)虚心向他人学习,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58)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

(59)热爱大自然,学会欣赏艺术,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和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及非法活动。

(60)不进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文明上网,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不良网络信息。

(三)高中阶段

重点培养学生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创造性思维方法。养成自觉弘扬爱国主义、拥护党的领导、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具有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劳动观念及自强自信、开拓创新的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具有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具有良好的音乐、美术、体育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的学习品质。


     1.道德与文明

行为举止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2)穿戴整洁、得体、朴素大方。头发干净整洁,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在校一律着校服,不盲目追求时尚。

(3)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和蔼,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不打架骂人、不说脏话。遇到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保守国家机密。

(4)乘公共车、船,依次排队,不争先恐后。上车主动购票,见到老、弱、病、残、孕妇和师长主动让座,并帮助照顾上下车。不坐超载和不规范车辆。 

(5)正确合理使用零花钱。合理规范使用手机,原则上学生不能带手机到学校,如特殊情况携带手机上学,务必确保在校时间手机处于关闭状态,离校时方能开机。

诚实守信

(6)待人诚实,表里如一,言而有信,不弄虚做假,知错就改。考试诚信。不信谣传谣,不背后议论他人长短。

(7)爱惜名誉,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诱惑,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尊重他人

(8)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外出游览注意自身形象。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努力帮助行动不方便的人。

(9)尊敬师长,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10)与人为善,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不欺负他人,不戏弄他人,不耍脾气,不叫侮辱性绰号。

(11)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宿舍、不影响他人休息、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懂得感恩

(12)孝敬体贴并帮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关心照顾长辈和兄弟姐妹。

(13)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留宿。 

(14)勤俭节约,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15)对长辈有意见时,要有礼貌地提出,不耍脾气,不顶撞。

2.学习与创新

遵守纪律

(16)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逃课,有病有事要请假。

(17)上课前根据学科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品。预备铃响迅速进教室,安静入座,回忆、预习、复习内容。

(18)放学后按时回家。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学习思考

(19)自觉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合理规划和安排学习。

(20)认真预习,主动学习,大胆质疑。认真听课,学会记笔记。

(21)上课要积极思考,发扬创造、开拓精神,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和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发言前要先举手示意。

(22)积极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主动承担合作任务,共同释疑解难,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23)积极认真上好自修课和活动课,发挥创造性思维,自觉约束自己、管理自己,不影响同学学习。

(24)坚持总结反思,形成知识体系,调整学习策略。

探究创新

(25)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和活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自信心,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6)认真上好实验课,注意安全,操作规范,在学科实验中形成搜集材料、设计方案、选择工具、制作模型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27)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实践活动。

课后学习

(28)积极参加演讲活动,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9)坚持每天练三笔字。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籍,记好读书笔记。坚持写日记。

(30)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社团活动中,通过设计方案、调查研究、分析处理材料、事实记载、解决问题等过程,不断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31)主动独立完成作业,作业书写规范、整洁、工整,作业做完后要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劳动与卫生

热爱劳动

(32)认真值日,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生活用品收放整齐。

(3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勤动手。

(34)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主动承担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打扫楼道、庭院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学会煮饭和烧家常菜。

讲究卫生

(35)衣着整洁,勤洗手脸,勤剪指甲,早晚刷牙,经常洗澡,及时整理床铺和衣着用品。

(36)不偏食,不挑食,文明用餐,不暴钦暴食,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

(37)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保持教室、校园和公共场所整洁,处理好垃圾分类。

4.生命与健康

珍爱生命

(38)学习并遵守交通法规,尊重交通警察和执勤人员,听从指挥和劝导。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翻越护栏杆,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39)校园内自行车要推行,不在学校楼梯和走廊里追逐、打闹,不拥挤推搡。不攀越校门及围墙、栏杆。

(40)不玩火,不在校园等公共场所燃放烟花鞭炮;不得私自下河、下塘洗澡。

(41)具有初步的自护和自救知识和技能。善于发现安全隐患,遇到紧急情况应及时报告,初步学会紧急事故抢救行为和应急安全行为。熟悉匪警110、急救120、火警119、交通事故122等公共急救电话的使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

(42)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保护动植物。不虐待动物,拒绝食用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地,不攀枝折花。

运动健康

(43)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做好课间操,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

(44)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动作规范到位。注意用眼卫生,读书姿势端正,保持“一拳”、“一尺”、“一寸”距离。

心理健康

(45)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状况,学会沟通,善于化解矛盾。

(46)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问题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乐观自信,善于沟通,人际关系和谐。

(47)爱好健康广泛,无不良嗜好,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吸毒,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48)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养成经常去户外活动的良好习惯。

(49)具有一定欣赏艺术和创造艺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

(50)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

(51)文明上网,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不良网络信息,不进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营业性娱乐场所。

 

5.责任与法纪

遵纪守法

(52)遵守国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不参加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

(53)学法、守法、用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与他人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54)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校园和班级的和谐稳定。

(55)不偷窃、不敲诈、不勒索、不抢劫别人的财物。

责任意识

(56)具有对社会、集体、家庭和个人的责任意识。提倡见义勇为,发现违法犯罪的行为应及时报警或报告老师。

(57)感恩家庭,承担家庭责任,履行家庭义务。感恩社会,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关爱社会,热心公益。

(58)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公共设施,讲究公共卫生。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

(59)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保护文物。

    (60)帮弱助残,具有良好道德风尚,富有正义感。

三、工作要求

1.认真组织,加强领导

市教育局成立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局长蒋会平担任组长,相关局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基教科科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全市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切实加强对养成教育的组织和领导。校长是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

2.提高认识,广泛宣传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实施养成教育的重大意义,要通过各种渠道向教师、学生及家长宣传开展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各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等形式,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保证教师和家长及时沟通、相互配合,挖掘并整合社区德育资源,营造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

 

3.注重过程,精心指导

(1)专业引领,逐步推进。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养成教育的专业指导,定期对学校养成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开展专题培训,为学校养成教育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推进行为规范教育的深入开展。

(2)领会精神,真抓实干。各单位要在认真学习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本单位养成教育实施方案,通过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注重平时教育,坚持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强化课堂教育,把《养成教育》作为专业学科课程进课表、进课堂、进考场,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每周保障1课时的教学时间。

(3)提高师德修养,发挥示范作用。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礼仪修养和业务能力,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吃、住、行和劳动、学习、健身等各方面的活动中去,时时、处处、事事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4)创建主题教育活动,凸现载体育人功能。根据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丰富养成教育活动内容,经常开展人文性、开放性、时代性较强的主题教育活动,用特色活动育人,用精品内容育人。

(5)强化自主管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班级管理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通过班集体的自主管理和集中教育,让学生深入理解学校的文化要求,使养成教育摆脱单纯的说教、枯燥的训练,使学生乐于参与。

4.强化考核,注重实效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养成教育取得实效。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及学生养成教育的跟踪检查,全面、及时地了解师生的表现,发现师生的不良习惯予以教育和纠正,并及时进行通报;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通过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师生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训练;建立养成教育交流机制,及时总结交流养成教育工作的好的经验和作法,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养成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建立学校养成教育多级考核评估机制。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所辖学校的考核,二是各学校对年级的考核,三是年级对任课教师的考核,四是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平时考核与现场考核相结合形式对所辖学校养成教育进行考核评估。通过在学校附近常态化设立多处校纪校风监督点,聘请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员为养成教育监督员,设立举报邮箱等方式获取学校养成教育开展、落实情况的有效信息,开展平时考核。每年11—1 2月份,组织现场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校组织领导、活动开展、教师在平时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落实情况、学生习惯养成情况等。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养成教育要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素质教育评价手册的作用,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记载,并向学生及家长反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养成教育纳入各肄业年级的期末考试和初中毕业会考,普通高中学校纳入全市高中学业水平考查范畴。

(3)重视结果运用。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养成教育的考核结果进行全市通报,并纳入各地各校年终目标管理考评范畴。二是各校及每位教师要在每学期末对本校、本人实施养成教育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形成总结材料。三是各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考核评估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树立典型,推广优秀的做法和经验,真正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全面推广。四是各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在全社会展示开展养成教育的新思考、新举措和新成果,带动全市人民都来做有教养的文明人。

四、评价标准

附件1:衡阳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验收标准(试行)
    附件2:衡阳市中小学养成教育小学学生评价标准(试行)

附件3:衡阳市中小学养成教育初中学生评价标准(试行)

附件4:衡阳市中小学养成教育高中学生评价标准(试行)

网站管理员:肖老师   投稿邮箱:cndhzx@163.com    联系电话:0734-7460094
Copyright © 2015-2024,www.cndhzx.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常宁市大堡乡到湖中学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湘ICP备15031340号